品牌活动
企业调研 | 脚步丈量制造业,走进名企中诺通讯
2023年8月24日,我院执行主席李烨携秘书处走进行业龙头企业中诺通讯,受到中诺通讯智能穿戴总经理胡侃热情接待,李烨主席向胡总详细介绍了广东省先导智能终端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深圳市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会智能终端委员会就智能终端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建设的初心与资源要素,胡总表示在新时期的经济格局下,非常认同协会的价值理念与使命担当;同时,大家就智能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技术最新应用与创新合作等做了长达近2小时的深度交流,双方表示未来在产业规划、资源链接、产业集群整合等方面合作共赢,共同推动行业新发展。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是大型国有企业福日电子(股票代码600203)的控股子公司,全球通讯巨头华为、联想的战略合作伙伴。主要从事三网融合产品、网络通讯产品、移动通讯产品、有线及无线通讯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中诺历经数十年艰辛卓绝的开拓进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断发展壮大,多项技术与创新领先为行业,其中自有品牌固定电话机占全国60%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华为、联想、小米、大疆、阿里巴巴、华硕等知名企业,主要从事智能手机(平板)、智能音频(音箱/TWS )、智能穿戴(手表/AR眼镜)、MBB(MIFI/CPE/路由器)、智能飞控(无人机)等终端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在全国有三个研发中心,分别在深圳、西安和北京。制造基地有六个,在深圳、惠州、东莞以及海外的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
福日电子试水手机失败
傍上大牌才敢再进军
对于福日电子来说,其贸易业务只是撑个门面的薄利多销,LED业务又受到境内市场需求不足而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困扰,因此,唯有在风起云涌的智慧家电与通讯产品业务上放手一搏。
福日电子早在2005年左右就曾试水手机市场,但是销售成绩并不理想,但是福日也并不死心,在2014年花了8亿买下中诺通讯,成功切入手机制造。
深圳市中诺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在深圳成立,是从事有线通讯终端、无线通讯终端、移动通讯终端、网络通讯终端、OA办公终端、三网融合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中诺通讯2012年4月向中国证监会报送IPO申请文件,不过因行业变化导致业绩下滑,2013年3月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IPO申请。
从2013年开始,由于中诺通讯设计开发能力提高以及华为智能手机业务模块的增长,中诺通讯与华为的合作逐渐从OEM转移到了ODM。
所谓的OEM也就是俗称的“代工”,而ODM不同,从设计到生产都是都生产方自行完成,产品成型后被贴牌买走,制造商有权自己组织生产,这种情况被称为“贴牌”。
据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的数据,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范围的智能手机销量超越美国苹果公司,华为成为仅次于三星电子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供应商。
“TWS是新的业态,也是中诺通讯新的起点”
“近两年来,中诺通讯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和技术积累之后,2020年正式启动了TWS耳机的项目。”
目前,中诺通讯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ODM和EMS的提供商,提供了产品规划、研发设计、供应链整合、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售后管理的一站式服务。2020年中诺通讯的营收超过了140亿元,正式跨入了ODM的百亿俱乐部,雇员人数超过9000人。
胡侃表示,“作为一家专业的ODM企业,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们,是他们通过5年、10年、1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给我们充分的信任,让中诺通讯从年入10亿元,到今天跨入百亿俱乐部。”
“如今,我们的研发人员超过了1500人。”胡侃进一步介绍称,中诺有充裕的资金保障,受益于大规模的精益制造,柔性供货能力,可以实现全球化的本地服务。
中诺通讯的产品设计领域,主要包含六个部分:智能手机、TWS耳机、AI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物流、飞控产品(包含无人机)。以TWS耳机为例,为了快速拓展这一市场,中诺通讯去年总投入超1.87亿元。
为了给品牌客户快速提供优质的TWS产品,中诺通讯定向投资了1.8亿元,用于生产线与研发实验室设备建设。此外,公司还拟6.7亿元投资建设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同时布局了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智能音箱产品。
“随着TWS市场的进一步普及,预计未来的三年以内,手机与TWS的配比将逐年提高。”胡侃进一步解释称,随着手机的无孔化设计,TWS耳机和手机的配比很快会达到1比1甚至更高,未来超过10亿的规模,一定稳定在千亿级的市场。
在这样的环境下,2020年中诺通讯正式启动TWS的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在深圳制造基地投入7.7万平方数字化生产线,配合先进的研发仪器和自动化设备,快速实现了TWS耳机产品的规模化量产,为此中诺通讯给TWS的定向投资是1.87亿。
“AIoT时代,是TWS未来之路。”胡侃对TWS未来的趋势做出了预测。
而随着TWS的发展,OEM+IDH模式,将会慢慢演变成以ODM为主的完整闭环,形成最佳效率和成本的表现。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中诺通讯将做好TWS ODM的解决方案商,这里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优势、定向投资、规模化的制造与交付、TWS产品线的技术布局。自中诺通讯智能穿戴产品线成立以来,截至2022年9月底已累计完成8个项目,出货量达46万台。其中,OPPO ROCK项目于7月8日实现首批出货,近3个月出货量达35万台,占智能穿戴产品线总出货量76%,标志着该产品线出货量实现重大飞跃,在全球TWS产量下滑的大背景下逆势而上。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诺通讯一方面修炼“内功”,在穿戴产品线上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实力;一方面外拓市场,与行业内头部企业的合作持续推向深入,努力把最好的产品展现给客户。目前,中诺通讯在智能穿戴产品生产上和华为、荣耀、魅族、宏碁、中兴通讯、名创优品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多种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逐步形成以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为核心的产品方向,并为客户提供智能穿戴产品一站式服务。
近两年,中诺通讯在TWS的产品积累和技术积累,主要包括这几个部分:ENC通话增强,ANC主动降噪,语音交互产品,差异化交互涉及时候,以及空间音效探索,形成了中诺通信TWS产品线的全家桶。
“我们的全家桶ENC通话增强产品系列里,有低阶的单麦降噪,进阶的双麦降噪,以及高阶的骨导降噪。ANC产品系列,有Hybrid产品,还有正在开发中的自适应ANC产品。”
胡侃称,AI的语音交互上面,我们基于内容互联网厂商的需求,做了以个人交互入口、语音命令控制、本地语音唤醒以及内容互联网的APP内的语音互通。
“大家最近总是说,苹果做了空间音效,我认为苹果的空间技术将带来内容+音频一轮新的移动互联网商业价值。”胡侃解释称,这种可动态追踪的全景声音效感受,将为内容+音频开发者带来极大的技术红利。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工业百强企业”、“深圳市工业百强企业”,2020年营销额突破百亿元——二十多年来,中诺通讯一路爬坡过坎,发展壮大,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多项核心技术行业领先,综合实力稳居行业前列,正是依靠创新的力量。
作为集研发、制造为一体的企业,中诺通讯始终以高效的研发和持续的创新作为引擎,聚拢客户;以先进的制造和稳定的交付作为后盾,稳定客户。为更好地实现创新驱动引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中诺通讯分别在北京、深圳、西安、东莞设立四大研发中心,通过引进国际一流智能制造设备、自主研发自动组装和包装设备、开发全自动化测试系统、实施全面计划控制和数据管理等举措提升质量水平和运营效率,成为华为ODM手机产品的标杆工厂。
软实力,硬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为培育创新创造热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中诺通讯引进了众多业内顶尖设计企业的一流技术专家,打造了一支专业、全面、高效的人才团队;通过学习华为PDT模式,努力健全干事有舞台、工作有动力、评价有标准、发展有空间、福利有保障的管理体制;积极营造“中诺发展”与“中诺人发展”比翼齐飞的家和文化,与员工共同分享中诺成长带来的快乐和成果。
对于ODM厂商来说,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构筑自身的专利护城河。ODM厂商与品牌方之间经常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直接采用品牌方专利也容易受到种种限制,而企业自身拥有了专利,就意味着能在与品牌方的合作中保持主动地位,获得更多信任和订单,也能在和同行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并抵御各类专利侵权风险。
2018年,中诺通讯成立专利核心团队,联合专业专利机构,在四大研发中心持续开展专利培训,梳理汇总企业核心技术,挖掘整理创新亮点,最终形成专利并申请保护。同时对核心技术形成专利群、专利族,提高专利的本身价值,为激发员工首创精神提供良好环境。
繁花结硕果,近年来中诺通讯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0多个。截止目前,已公开专利769条,授权发明专利16件,覆盖5G系统、射频、新装备、新结构形态、核心工艺、ID外观、AR技术等众多方面。
把创新血液融入基因,让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未来,中诺通讯还将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数字化战略”把舵定向,在战略方向上继续以5G为支点,在5G 手机、5G CPE等通讯终端领域做大做强做优,全力开拓泛智能终端产品的OEM市场,强力推进IOT(物联网)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AR/VR等领域持续紧跟行业热点,用创新为企业未来发展赋予强大动能。